大万世居位于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大万村大万路33号,为曾传周于1763年开始建造,占地面积约1.5万平方米。大万世居呈城堡式“宝斗”(旧时一种正方形赌具)形,以中轴线为对称轴,形成多层复合结构。围屋有内、外两重墙,内、外墙四角有高三层的楼阁(亦可称碉楼或炮楼)。外层围墙俗称大墙,高8米,用黄泥、河沙、石灰和大石夯筑。楼阁和正大墙有上下两排50平方厘米麻石镶砌的葫芦形枪眼,大墙内屋群瓦面与大墙衔接处有天沟或巡道。正面有三个大门,中间的叫正大门,两侧叫横大门,各大门均有巨型栅门及厚实木门。进入正大门处乃是一开阔地,南北走向长100来米,宽约10米,称之为下天街。往前是一正方形小广场,叫牌楼下。内层叫“宝斗心”,以宗祠为中心,“宝斗心”前是牌楼,牌楼两侧各有两间平房。穿过牌楼是宗祠,门楣上灰塑“端义公祠”;祠堂后隔一天街,有“中楼”(一说称“钟楼”)一座,居围屋中央,此楼为世居制高点,又称之为“魁星楼”。围绕宗祠的是一排排屋群,屋群之间是一条条街巷,纵横交错,井井有条,形成了“八阁走马楼,九厅十八井”的格局。围屋前约10米处乃是半月池。在围屋左前方竖有3对面、右前方竖有4对,共14块旗杆石。每块高约1.5米,宽约0.4米,上有0.1米见方孔眼,两块面对相隔0.5米成对。据称是庆典升旗用。现在仅剩左前方不相对的两块。2002年,大万世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并成立了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。